在作音樂的過程中,很重要的一點是
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,做出了什麼(其實作什麼這都很重要)
在合唱這樣一個團體活動,必須每個人通力合作,才能創造出最好的音樂
所謂的通力合作並不是要所有人賣力地唱,忘我地唱
而是有智慧地唱 和他人一同創造出自己一個人沒法達到的境界
就技術面而言,就是要他人在音量、音色、音準、呼吸以及分句...各方面
真正地融合成一個有機體,達到聲氣相通,人我合一的境界
要做到這個程度,關鍵在於「用耳朵聽」
聽什麼﹖
聽同聲部人唱出來的東西,聽別部唱的音高、音量
聽各聲部一同發出的和聲,聽自己聲部在和聲中的位置和角色
聽旁人的呼吸、咬字......
聽你唱出來的,是不是你想要的
在合唱中(或說在音樂中),演出者常會被要求要投入
問題是...如何投入﹖
投入就是,設想自己身處在歌中的情境,用感情唱
在悲苦處自己哭得淅瀝澕啦,在歡樂處開懷放嗓﹖
我認為要投入,並不是這樣子做
在合唱中,投入的方式是,打開自己的耳朵,讓自己置身在聲音裡
然後一同跟著指揮的指示,跟著音樂的韻律
唱出自己以及指揮對於音樂的理解和感動
|